國研院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
-
2023
協助與輔導多家臺灣高階醫材廠商取證上市,並聯結義大醫院使用國產醫材進行臨床治療,加速國產醫用造福病患
執行並連結國科會智慧機械相關專案計畫,於台南沙崙舉辦「智慧機械創新協作成果聯展」,展現學界研發團隊之創新研發能量
與產學研共同籌劃建置「超精密加工聯合實驗室」,儀科中心與 Moore Nanotechnology Systems 以及台灣大昌華嘉簽署三方國際合作備忘錄
「原子層沉積 (ALD) 聯合實驗室」力助台積電及陽明交大連德軒教授團隊開發超薄氧化銦電晶體,成功克服超薄層半導體中閾值電壓調變的技術挑戰,研究成果榮登《Nature Communications》
參與臺灣國際半導體展,展現高階關鍵儀器設備及元組件自研自製研發服務績效
與產學研攜手持續辦理第十五屆「國研盃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」,培育儀器科技創新與創意人才
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舉辦「非虛構、球真實—全臺唯一大口徑非球面鏡專家開箱解析」特展
協助醫學大學與醫院共同開發多樣新創醫材,榮獲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獎肯定
-
2022
儀科中心攜手矽基分子公司、中央研究院與高雄榮民總醫院,合作開發出世界首創的「新冠病毒核酸快速檢測晶片」
執行科技部智慧機械「發展智慧製造及半導體先進製程資安實測場域」、「智慧微塵感測器技術研發服務平台」等專案計畫,承辦「科技部智慧機械創新協作成果線上聯展」
儀科中心與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合作舉辦「提供光學解決方案的專家:創意實現夢工廠-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」特展
儀科中心與成大產創總中心舉行「合作備忘錄簽署暨國研院儀科中心成大辦公室揭牌儀式」,共同培育生醫新創團隊
儀科中心參與臺灣國際半導體展並同場舉辦「國研院先進半導體設備與製程技術」技術論壇,展現高階關鍵儀器設備及元組件自研自製研發服務績效
第十四屆「國研盃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」,產學研攜手持續推動儀器創新實作之人才培育
儀科中心力助花蓮慈濟醫院團隊開發並精進「模組化遠距健康照護系統—智慧藥箱」,榮獲第 19 屆國家新創精進獎
-
2021
儀科中心與國立中央大學、進化光學有限公司共同研發獨步全球的第三代半導體核心材料—矽基氮化鎵晶圓磊晶技術
儀科中心、新竹臺大分院及竹科管理局三方簽署合作備忘錄,增進新竹生醫園區產官學研深度交流與合作
執行科技部智慧機械「發展智慧製造及半導體先進製程資安實測場域」、「智慧機械感測器服務平台」與「AQI 氣體感測器服務平台」等專案計畫,參與「科技部智慧機械永續創新成果展」
儀科中心所執行之「國研創價醫材加速器」服務平台積極輔導廠商投入防疫行列,加速快篩產品上市
國際領先「次埃解析度原子結構研發服務平台」榮獲國研院「110 年度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」特優獎
辦理「2021 半導體設備原子級薄膜製程技術交流會」深化國內半導體製程設備技術交流與服務推廣
第十三屆「國研盃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」,產學研攜手持續推動儀器創新實作之人才培育
儀科中心支援學研團隊創新技術開發「免萃取式農藥殘留快速偵測系統」、「模組化遠距健康照護系統—智慧藥箱」以及「人工下顎與植體骨仿生結構」,榮獲第 18 屆國家新創獎多項獎項肯定
-
2020
台日攜手國際前瞻研究,與日本獨立行政法人理化學研究所 (RIKEN) 續簽為期五年合作備忘錄
與上銀集團共同發表「太陽能板產線智慧即時回饋檢測設備 」,其穩定性與檢測精確性已通過產線驗證,太陽能板良率提高至 99.2%
「科儀新知」推出行動閱讀 APP 學習不設限,儀器新知一手掌握
推動智慧機械感測器專案,促成國研院、中山大學與精密機械研究發展中心簽署三方合作協議
攜手國內半導體設備商聯合發表「12 吋叢集式 ALD 設備」成果展示,再創台灣自製高階半導體設備里程碑
第十二屆「國研盃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」推動跨領域儀器創新人才培育
與臺大團隊共同研發「可攜式 LED 照明攝影同軸手術頭燈暨智慧化影像剪輯系統」,榮獲「17 屆國家新創獎-臨床新創獎 」
輔導研發全國首創牙周病 6 分鐘檢測利器,成功鏈結成大與尖端醫簽署 880 萬技轉合約
-
2019
國研院儀科中心正式更名為國家實驗研究院「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」
發表世界首創「晶圓級氣體感測器高效能點測系統」,為台灣邁向智慧環境 AIoT 時代之利器
輔導台灣微創開發椎體撐開器由中醫大新竹附醫率先採用,全國首例國產品椎體重建手術成功
攜手醫華生技公司及久元電子公司,開發快速篩檢卵巢癌細胞生醫檢測平台
與臺北科大共同建置核心實驗室提升研究能量
跨國攜手日本 Edgecross 聯盟簽署合作備忘錄,參與國際智機標準化
台灣儀器科技研究中心 45 週年暨更名慶祝大會
第十一屆「國研盃 i 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」,產學研攜手推動儀器創新實作之人才培育紮根
「航太等級遙測酬載光學元件與系統研發團隊」榮獲「中華民國科技管理學會第 21 屆科技管理獎」
國研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時期
-
2018
促成本院與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 (Imec) 簽訂合作備忘錄 (MOU)
促成國研院、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、新加坡增材製造創新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 (MOU),共組亞洲第一 3D 列印醫療產業團隊
與三鼎生技公司共同舉辦「生物 3D 列印骨骼重建系統」成果發表會
三軍總醫院與儀科中心共同打造「亞太區醫用 3D 列印服務平台」
參與南臺灣國際產學聯盟、台灣自立支援照顧專業發展協會之結盟,成立國內第一個智慧健康照護平台
舉辦「國研盃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」邁入 10 週年
-
2017
楊燿州博士接任第四任主任
國研院儀科中心成為亞洲唯一 3D 列印醫材驗證機構
舉辦「物聯網感測器服務平台專案計畫」第二年度期末成果公開展示會
「高潔淨真空閘閥組件之微粒檢測系統」榮獲「第十三屆計量科技研發創意獎」
-
2016
與台大及台大醫院聯手開發新醫材
啟動「適用於非洲與亞洲人之隱形眼鏡超精密加工技術」國際合作計畫
開辦「國研盃智慧機械競賽」ASME 國內學生競賽
發表皮下瘀血取像系統
主辦 IEEE I2MTC 國際研討會
成立 3D 金屬列印聯合實驗室
儀科中心陳峰志副主任代理主任 8 月至 2017 年 1 月
開辦第八屆國研盃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
舉辦「先進封裝製程用步進式曝光機展示暨招商說明會」
國研院儀器科技研究中心時期
-
2015
與台積電 ALD 聯合實驗室
半導體製程設備關鍵元組件展示暨招商說明會
推動物聯網感測器服務平台
發表晶片瑕疵檢測系統
開辦第七屆 i-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獎
-
2014
水下高光譜儀澳洲首航
國研醫材創價聯盟
舉辦儀科中心四十週年慶
首次參加 SEMICON Taiwan 國際半導體展
開辦第六屆 i-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獎
-
2013
技術發表「國人自製航太鏡片技術大突破」,邁入高科技設備自主里程碑。
高雄醫學大學與國家實驗研究院策略聯盟-生醫光機電大整合
與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合作開發「上皮組織取像儀」成果發表
開辦第「五屆 i-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獎」
榮獲「2013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獲獎」一金一銀一銅
舉辦「光學系統整合研發聯盟成立大會」暨「儀科中心核心設施與服務使用者聯誼交流會」
參加第一屆 2013 台灣雷射產業國際展
發表自製航太鏡片技術
發表上皮組織取像儀
推動半導體製程設備在地化與生醫光學儀器在地化
成立光學系統整合研發聯盟
-
2012
國研院王永和副院長代理儀科中心主任 4 月至 7 月
儀科中心陳峰志副主任代理主任 8 月至 9 月
榮獲 2012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六金一銀
開辦第四屆 i-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獎
葉哲良博士接任第三任主任
-
2011
與大阪大學先進光電研究中心簽訂合作備忘錄
協助「生醫科技與產品研發中心籌備處」進行相關工作
生醫研發中心成立 馬總統親臨剪綵
進駐生醫園區 啟動醫材產品上市輔導
榮獲 IEEE IM 學會年度最佳支會獎
光電檢實驗室通過 TAF 測試領域認證
榮獲 2011 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一金一銀
榮獲 2011 德國紐倫堡國際發明展特別獎
開辦第三屆 i-ONE 國際儀器科技創新獎
與俄羅斯莫斯科州立大學合作交流
與紐西蘭梅西大學共同合作研究
進駐生醫園區、啟動醫材產品上市輔導
-
2010
首次參加 Japan Nano Tech 2010展覽
參加SPIE Photonics West 2010
與日本 RIKEN 國際合作交流計畫
電顯標準實驗室與掃描探針顯微術標準實驗室通過監督評鑑
與德國伊爾微瑙科技大學國際合作交流
開辦第二屆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
與香港中文大學國際合作交流
推動儀器技術訓練平台-為新進研究生量身訂製訓練課程
與暨南大學科技學院簽署合作協議
走向優質健康的生活-舉辦台灣電子醫療器材契機論壇
行政院吳敦義院長視導生醫儀器研發成果
-
2009
舉辦 35 週年慶
掃描探針顯微術標準實驗室基於符合能力試驗要求,接受邀請參與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 (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, Canada) 主辦之「一維光柵線距量測能力試驗」。
新書發表會-奈米檢測技術
開辦第一屆 i-ONE 儀器科技創新獎
首次參加 SPIE Optics+Photonics 2009 展覽
成立 IEEE 中華民國分會 Instrumentation & Measurement Society 支會
鏡頭視力檢查我最行-光學鏡頭檢測平台成果發表會
-
2008
蔡定平博士接任第二任主任
電顯標準實驗室與掃描探針顯微術標準實驗室通過 TAF 認證
通過 ISO 9001品質管理系統及 ISO 27001 資訊安全管理系統認證
薄膜測試實驗室通過 TAF 認證
-
2007
高光譜儀記者會紀要
新書發表會-光學元件精密製造與檢測
-
2006
太空遙測科技應用記者會
光電檢校實驗室通過 CNLA 認證
液珠生醫檢測儀記者會
-
2005
組織法人化改隸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
正式掛牌進入國家實驗研究院
首任主任陳建人博士
更名為儀器科技研究中心
新書發表會-光機電系統整合概論
呂秀蓮副總統蒞臨視導
國科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時期
-
2004
成立三十週年慶
舉辦「中部地區技術推廣說明會」
陳建人主任奉派參與台美物理科學合作年會
舉辦技術移轉公開說明會
參加經濟部 2004 年技術交易博覽會
「高光譜儀工程體」研製成功並完成試飛
舉行「μ-TAS 心肌梗塞微型生醫晶片檢測系統」記者發表會
舉行「半導體電漿製程漏氣微型光譜即時偵測器」記者發表會
「光電式煙霧偵測器之靈敏度調整裝置」榮獲國家發明創作獎
榮獲行政院「各機關建立參與及建議制度」科技類優等獎
-
2003
與美國佛羅里達大學進行國際合作案
舉行「奈米製程微流量校正系統」記者發表會
非洲布吉那法索國總理雍勵 (Paramanga Ernest Yonli) 伉儷訪問本中心
與清華大學簽訂技術交流合作協議書
舉行國人首套自製多光譜遙測儀起飛-「植被及國土變遷觀測儀 VCDi」機載取向成功記者發表會
出版「微機電系統技術與應用」
建立航太級大口徑非球面鏡技術
通過中華民國「科技組織評鑑」並獲選為優等單位
榮獲行政院「各機關建立參與及建議制度」科技類入選獎
-
2002
舉行光度計及影像儀「紅色精靈」捕手記者會
協辦「2002 國際微系統技術研討會」
榮獲國科會「技術移轉績優單位獎」
榮獲中華民國光學工程學會「技術貢獻獎」
獲頒科學工業園區「九十一年環境維護競賽」團體優勝獎
國內第一套「高空向上閃電自動觀測儀」開發成功
與經濟部共同主辦半導體製程設備產業策略論壇會議
陳建人主任率領國內各大學傑出教授參加我國與加拿大合辦之「先進製造技術研討會」
-
2001
出版「真空技術與應用」
舉行「微干涉儀及微系統晶圓級封裝」技術發表記者會
舉辦「遙測技術發表會」
國科會核准「接受外界委託計畫辦法」
赴加拿大籌辦由兩國國家科學委員會支持之「中加雙邊整合製造技術研討會」
-
2000
陳建人博士接任第七任主任
參與中華二號衛星遙測酬載計畫
成功研製「干涉相移式薄膜應力儀」
推動日本 Kashiyama 與高鋒公司完成策略聯盟
-
1999
建立「微系統實驗室」
建立「微系統類 LIGA 製程與應用」
成功研製「微型繞射式光學元件」及「微光譜儀系統」
-
1998
出版「儀器總覽」
與漢翔航空工業公司簽訂合作協議
與日本 Kashiyama 工業株式會社簽署真空幫浦共同開發成果專利協議
-
1997
參與中華一號衛星海洋水色照相儀酬載研製
成功研製「二極體激發式綠光雷射系統」
成功研製「透式近場光學顯微系統」
成功研製「真空幫浦抽氣速率檢測系統」
成功研製「眼底鏡資訊處理系統」
成功研製「雷射動態追蹤測量系統」
建立「雷射光源品質量測實驗室」
-
1996
建立「二極體激發固態雷射系統」
建立「雷射微細處理系統」
奉示開辦政府機關貴重儀器先期審查作業
與日本 Kashiyama 公司合作共同開發新式真空幫浦
-
1995
成功研製「干涉儀球面標準鏡頭」
建立「超精密輪磨技術」
-
1994
中央研究院前後任院長吳大猷及李遠哲蒞臨中心二十週年慶
「精儀中心簡訊」創刊
建立全國儀器維修網
首次進用國防工業訓儲人員
開辦研究生參與研究計畫
成功研製「光纖與光纖連接器端面測試儀」與「自動化橢圓偏光儀」
成功研製「儀器維修用關鍵檢測輔助測試儀」
建立「類鑽石膜之冷陰極電弧鍍膜製程」
-
1993
黃文雄博士接任第六任主任
成功研製「次微米定位系統」
-
1992
成立北部維修站
完成「大型球面鏡量床」
真空標準實驗室獲中華民國實驗室認證體系評鑑認可
成功研製「雷射飛行式質譜儀」
開辦國際科學儀器技術訓練班
-
1991
成功研製「塊規干涉儀」
國科會精密儀器發展中心時期
-
1990
成立電子顯微鏡維修技術小組
-
1988
主辦第二屆國際光電大展
成立南部維修站
開辦貴重儀器維修服務
成功研製「雷射測長儀」並建立「雷射穩頻技術」
「雷射條碼閱讀機 PIDC-LS-002 型」技術移轉
-
1987
工業技術研究院陳民瞻先生兼任代理主任
王大庚博士接任第五任主任
出版「科儀叢書」
-
1986
推動成立「中華民國真空科技學會」,促進我國真空學術研究與應用技術之發展
發展光干涉精密量測技術
開辦貴重儀器維修訓練班
主辦第一屆國際光電大展
遷入新竹科學園區現址
-
1984
「冷陰極真空計」及「熱偶真空計」技術移轉
成功研製「雷射條碼閱讀系統」與「氮氣 (N2) 雷射」
原「科儀產品新知」季刊改為「科儀新知」雙月刊
-
1982
行政院將光電科技列為我國八大重點科技之一,選定六個優先項目,並責成精儀中心發展其中的「光學元件」。
成功研製「Nd-YAG 雷射」
「六百倍顯微鏡」技術移轉
-
1981
於台中舉辦精密儀器展示會
-
1980
推動成立「中華民國光學工程學會」,促進我國光學工業之發展
輔導成立科學園區首家光學元件生產公司-光儀公司
完成全國儀器設備資訊電腦建檔作業,提供線上查詢服務
-
1979
「科儀產品新知」創刊
於台北科學館舉辦成果展示會
-
1978
成功研製「顯微投影機」及「OHP 投影機」並批量生產
成功研製「冷陰極真空計」及「熱偶真空計」
-
1977
先後設立電氣標準室、光學標準室、真空標準室與機械標準室
-
1976
蘇青森教授接任第四任主任
發行科學儀器聯合目錄及廠商名錄
成功研製「六百倍顯微鏡」並批量生產
成功研製「光柵攝譜儀」
建立真空儀器實驗室、光電儀器實驗室
-
1975
汪一彪博士接任第三任主任
主辦國際機械技術發展研討會
-
1974
奉行政院台六十三科字第○六九○號函核定改組設立「精密儀器發展中心」
開辦儀器訓練班
-
1973
行政院蔣經國院長視察
召開首次精密儀器發展座談會
建立全國中小學教學儀器修護服務制度
-
1972
先後設立機械工廠、化學工廠、光學工廠、電子工廠及玻璃工廠
-
1971
張去疑教授接任第二任主任
-
1968
國科會於清華大學設立「科學資料及儀器中心」
清大原子科學院鄭振華院長兼任主任